收藏本站|设为首页|English|

新闻中心

传媒摘要

发布日期:2019-12-02 13:54:45

【特别报道】沙钢集团精心守护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大江奔流处崛起一个“绿色钢城”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令人震撼——

在前期投入200多亿元实施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基础上,沙钢于2018年起又规划投入85亿元,实施水、气、声、渣四大环保提标升级工程,到2020年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国家最新环保超低排放等各项标准。

“沙钢要在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上实现更大担当,精心守护好生态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沙钢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打造精品基地、建设绿色钢城”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设花园工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钢厂变成花园,可能吗?

大多数人在听到沙钢提出的这一新目标时,会在脑海里打上一个问号。但是实地走进企业,你会发现,这并非不切实际,沙钢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这个愿景变成现实。

对海力码头7.8公里长江岸线进行整治,拆除废旧管廊,处理杂乱堆场,修整沿江驳岸,退出了生产作业空间8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2号C型料场里雾泡机、防风抑尘网等环保设备一应俱全,彻底解决了原来露天料场大风天有扬尘、大雨天有污水的问题;五干河沿江一公里范围内钢渣清理工作全面完成……这一年来,沙钢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全方位提升生产环境,刷新了人们对钢铁厂的原有认知。

“我们通过大工业与大生态有机融合,把现代钢厂打造成精致花园。”沙钢集团董事长沈彬说,沙钢正在实施一批环境保护整治项目,全面提升厂区环境综合品质,实现工业景象、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成为沿江码头工业景观样板带。

在焦化厂区,只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植被成列成行,设备管廊下、钢铁大道旁、厂区空地上满眼绿色。“有土见绿、四季常青,焦化厂不再‘灰头土脸’!”沙钢焦化厂常务副厂长谷啸终于松了一口气。焦化厂是“花园工厂”建设的重中之重,现已种植了3万平方米绿化,打造出6个景观节点,一改曾经“铁大黑粗”的旧模样。

沙钢还外请专业的园林团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种植了香樟、银杏、樱花等多种花卉林木,以城市绿化的标准打造钢厂绿化。“玉兰大道”“四季常青路”“安全示范路”等主干道绿化错落有致,杨锦公路两侧还在原来的绿化基础上新增了灯光设备,成为职工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扮靓钢城环境,人人都是“美容师”。沙钢推进环境6S管理,从今年4月在全厂实施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浪费源等六源问题排查,并要求拿出整改对策,从而聚合众人之力建设花园工厂。

推进绿色制造,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如果说,环境美化为这座绿色钢城披上了“绿装”,那么,绿色制造的推行,则切切实实装上了“绿心”。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内首家引进75t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到九十年代初又引进“亚洲第一炉”90t超高功率竖式电炉、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再到2007年建设两座国内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顶装7.63米焦炉,沙钢坚持不懈升级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发展的目标。

超薄带生产技术是当今钢铁工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冶金前沿新技术,也是世界各大钢铁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竞相开发的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的新工艺。今年3月,全国首条超薄带铸轧一体生产线在沙钢投产。超薄带项目负责人周东升介绍,这一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相对于传统生产线,单位燃耗减少95%、水耗减少80%、电耗减少90%,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显著。

推进绿色制造迎来“新风口”。沙钢在聚焦钢铁制造技术创新的同时,还紧紧抓住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催生制造“绿色变革”。

日前,沙钢股份控股股东沙钢集团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大数据和智能产业、数字化产业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打造智能工厂。

“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项目办主任范冰介绍,目前,沙钢已投入数亿元共建设30余项信息化管理及生产系统,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生产线,同时积极推进机器人项目的建设,探索建立“无人化”车间。

机器人自动加渣、机械手自动喷号、机器人快速在线自动测温取样……来到沙钢集团冷轧厂硅钢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内,除了操作间内的零星工作人员,大量机器人在岗位上忙个不停。目前,沙钢有200至300个岗位实现智能机器人代替,不仅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还有效提高操作精准度、产品品质稳定性。

持续赋能绿色制造,潜心专研钢铁生产,沙钢写就了一部崭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掘金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添动能

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一块块黑色太阳能板整齐排列在沙钢宽厚板厂等5座厂房顶棚。这是国内最大规模的自发自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3500万度,每年为沙钢减少使用标准煤1.3万多吨。这一项目的实施,也成为沙钢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又一个“大手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沈彬说,循环经济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沙钢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谋取最大的发展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煤气充分回收利用,不仅减少煤气放散,年利用煤气发电超45亿度;抓好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不仅实现了自供,还做好富余蒸汽外供;建设矿渣微粉、钢渣回收、污泥制球等生产项目,每年处理含铁污泥、除尘灰等冶金固废37万吨;建设45套水处理系统,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97.4%以上,减少了新水取用和消耗;对焦化荒煤气进行逐级回收,并进行净化处理,供后续使用……

实际上,对沙钢来说,循环经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沙钢已建成了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和工业用水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每年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益占企业总效益的20%以上。现在,沙钢已经把循环经济视为企业的一项根本战略予以推进,让循环经济在更深更广的“循环”中,创造出更多更高的“经济”。

走进动力总厂能源管控中心,45台电脑页面正实时显示着各能源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远程集中控制,沙钢实现了能源统一管理和平衡调度。”动力总厂党总支书记曹宪明说,作为沙钢第一家远程控制中心,动力总厂已成为企业能源使用的中枢与大脑,确保使用好每一份资源。

在去年投用15万吨/天中水回用场,工业废水和雨水经过去油、去悬浮物、去硬度等净化工序后,制成中水替代工业净水回用,中水回用率超90%,每年可节约新鲜水量300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的“体内循环”。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循环经济不断拓展延伸,新的绿色效益增长点必将不断出现,为沙钢可持续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新动能。